🤖 由 文心大模型 生成的文章摘要
前文介绍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VR大空间沉浸式体验
7月1日起,国内首个博物馆原创游戏化VR大空间项目——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运河奇境”VR大空间沉浸式体验探索展正式对公众开放。观众只需戴上VR设备,便能瞬间穿越千年,全方位领略大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运河奇境”中,观众将以明成祖的独特视角,在NPC“小河灵安澜”的引导下,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妙之旅,亲身体验不同时期精彩纷呈的大运河故事。该项目体验时长约25分钟,精心设置了6个章节,从踏入舆图,到经历睢阳守卫战的紧张刺激,再到飞跃南旺枢纽感受古代水利工程的震撼,以及畅游千桥幻境,最后回到大运河常设展厅的石碑前,每一步都充满惊喜与感动。
大运河南旺枢纽是整个项目的一大亮点。它位于山东省汶上县,是为解决大运河跨越水脊难题而建造的大型综合性水利水运枢纽,代表了17世纪工业革命前世界土木工程技术的最高成就。以往在展厅中,即便有复原模型,观众的代入感依旧不强。而此次,借助VR技术,在遗址挖掘的基础上对场景进行再复位,观众能够获得飞跃南旺枢纽的360度震撼视觉效果,通过这种极具刺激的体验,深刻铭记这一伟大工程的历史意义。
大运河与紫禁城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宛如一条黄金纽带,将南北文明紧密相连。在“小河灵安澜”的陪伴下,观众能够来到紫禁城的施工现场,亲眼目睹紫禁城的巨木从南方深山出发,金砖在苏州御窑烧制,青砖取自临清窑址,这些珍贵建材借助大运河的水运网络,从沿岸码头一路北上,跨越千里,最终构建起北京中轴线上的宏伟宫殿,真切感受“大运河上飘来的紫禁城”这一传奇故事。
整个展览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在水韵传奇里精心提取元素,依据历史、神话、传说中的点点滴滴进行原型塑造。无论是避水神兽“小河灵安澜”,还是曲幽阁阁主,乃至每一个不起眼的人物角色,都有迹可循、有史可依、有证可查。“小河灵安澜”的形象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避水兽,传说它能镇压洪水灾害,常被安置在堤坝或者桥梁旁边镇遏水患,在北京万宁桥、杭州拱宸桥上都能看到其活泼可爱的身影。仔细观察这只小兽,其颜色参照自然水体,全身的纹样元素均源自明代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贯耳瓶、清代景泰款掐丝珐琅莲托八吉祥纹鱼耳炉等精品文物。
展览中的“曲幽阁”独具特色,它实际上是大运河博物馆的“二次元化身”,通过奇幻空间的创新形式,将大运河进行数字化展示。在这里,常州奚巷桥的古朴砖石、北京永通桥的漕运孔洞、杭州广济桥的牡丹团花等现实中诸多名桥的身影一一呈现,而近在咫尺的青瓷茶盏、漕运舟楫、运河古图等,都是馆藏文物的数字形态。
为了打造出高品质的展览效果,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与参与《黑神话:悟空》等大型项目的顶尖团队通力合作,对每个细节都进行了精雕细琢。场景中的NPC角色,如张大人、曲幽阁阁主,都是由团队成员担任动捕演员采集动作,并逐帧精心制作而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