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大纲是:
庄稼医院已经不是一个新概念了。不过它具体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可以继续深挖。接下来开始我们的分享。
传统意义上的庄稼医院就是一家农资店。是对农作物实际病虫害诊断,并给出针对症状的农药和化肥。就像去医院看病一样,看完病需要开处方药或者其他药。
一般庄稼医院还会有专项补贴,所以其存在的形式也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其他的业态交织混合存在的。
视频会议,也就是云办公,在疫情期间迅速抢占了很多行业的很多场景,随着5G的支持,在田地中做远程专家指导,也就成了很容易的事情。
农民不再需要将样本农作物送到农技站、送到县里、甚至送到省里。
一般通过知识图谱来解决,拍照就能查病虫害,切记这是有一定概率的(置信区间)。所以最好自助查询效果不理想时,马上联系真正的专家。
在这里另外从技术的角度说一下知识图谱,知识图谱是AI的应用场景,现在很多农业上的图谱基本上源于国外的开源模型,很多拿到中国来都需要重新寻找图片(测试集、训练集),毕竟种植环境和习惯有差别。
同时我们独有的种植养殖则只有自创了。拍照识别病虫害只是知识图谱的一部分,毕竟只是对照。知识图谱最厉害的是自己创造知识,比如从大白菜的病虫害图片,结合西蓝花相似的症状推断出西兰花所得病虫害(假设此时还没有西兰花此病虫害图片来训练模型)。
所以要做农业千万别被炫酷的技术术语给欺骗了,白交了学费。
识农-病虫害识别
这个已经是每一个农资店的标配了。因为庄稼医院本身就是一个农资店,因此基本上会有投入品监管系统,都对自己卖出去的农资都有一本账,类似医院的处方药都有一本账。
投入品监管系统,在保证农业安全生产的同时,对农药残留、土地板筋都是很有帮助的,也防止农药乱流入市场成为杀人药。
庄稼医院一定是和农技线有所交集,能够在服务农民的同时,借机为农民提供用药施肥建议,建议过程不是重点,对双方都有利的结果才是核心。
做农业不能只想着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个部分,而是需要整体考量,庄稼医院看似是产中,但是产前的服务也需要支持。
农民不仅需要农资,也需要种子种苗咨询和服务,如果种子种苗有自信,或者有后台,完全可以用做。
虽然我一直强调,数字农业不仅仅是数字科技的应用,也需要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但应用点新的科技成果还是很撑门面的,无人机的补贴也强于其他物联网设备。
通过庄稼医院,将下游的植保通过无人机应用也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在履行数字农业的同时,又拉高传统农业的先进性。
12316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内容,与农业之前的进村入户的有机结合,能将庄稼医院做成农业信息社的一个站点,一个场所多个服务。
比如测土配方、金融保险,代买代卖,这些服务也是可以借机对外提供的,农业很大,有很多地方可以提供服务。现代农服和智慧农服,大家都可以了解一下。
最后需要提醒各位,庄稼医院假如独立存在的话,倒闭的概率会很高,哪怕你卖农资、卖种子。
所以庄稼医院,一定是嵌入在某些农业商业模式中的。
上一篇:20210806ru3Mxj
下一篇:20210806jSZR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