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转型产品,何去何从?
创始人
2025-05-19 23:03:08
0

技术转型产品,何去何从?技术转型产品,何去何从?

技术转型产品,何去何从?技术转型产品,何去何从?

01、认知定位

技术同学转产品经理会有优势,他们的思维严谨,通常很有逻辑,也懂得后面的实现方案,会在和开发具体沟通时候有很大的益处。目前市场上也有很多技术性很强的产品经理岗位,比如AI产品经理,数据产品经理等,都是炙手可热的岗位,也很适合技术同学去尝试。所以通常我也会从这2个方向去推荐,去引导。但是转型第一点是认知定位。咱们可以弄清楚自己是否想去做产品,要看个人情况,并不是人云亦云,盲目从众。

技术同学最早想转行是因为大多人觉得写代码没有动力,可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后执行而不是最早的决策者规划者,在调BUG的时候也会比较苦闷,时常也有挫败感。特别是支持的项目交付失败了,往往他也清楚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产生一头雾水。其实做产品确实可以往前走一些,接触到需求去分析求解,会做规划方案,也会对接到客户等等,但是一样也会很多琐碎的事情和疑难杂症。所以技术同学得看看自己是哪一种,是纯粹不想继续写代码,觉得bug修复比较烦躁的第一种,其实不一定要做产品也可以做技术支持等;如果是第二种想直接接需求分析问题,出方案的同学,那其实产品也很适合。

02、感知实践

说回具体的产品方向和实际的工作环节。其实技术转型产品的一个好渠道,是和直接对接的PM同学进行深刻交流,试着想想跟产品同学沟通时候他们提出的这个需求从何而来,如何设计,为何这么思考等等。比如AI平台的产品经理,好比说做一个机器学习平台,那需要数据收集,模型训练,预测分析,调参反馈等流程。以前做技术时候那同学可以从实现角度看,如果换位思考是产品,可以考虑用户从哪里导入数据,用什么形式上传,怎么交互是拖拽还是下拉选择还是点击选择,用户正常使用流程会找不到什么控件阻碍了下一步流程等等。甚至如果是技术出身,本身对机器学习算法建模流程了解,对于用户的痛点问题就把握地更清楚了。

最开始思考设计的时候,技术同学可以试点想法,再和对接的产品讨论,询问反馈,这样反复几次其实会对产品思维有一定的感知。但是逐渐地也需要系统性学习产品的几大原则,比如系统的常用模块,流程的极简交互,配色原则等。比如数据产品,其实周围也蛮多从数据开发转变的,从数据底层实现去思考上层逻辑。类似的,广告的客户点击率突然下降,那得先看看广告与大盘的形势是不是相似,是整体幅度下降问题还是局部遇到什么状况,对于同一个广告主的不同形式广告也可进行对比分析。往前走点还可以了解客户的现状,需求是不是有所改变,预算是不是有所调整等,相应地制定策略,如运营活动或者调整参数。通俗地说,数据产品更追求解决问题,给出指导建议并有可解释性的理由。

偶尔,产品也会找到创新的实现方案,或者替代性方案。举个耳熟能详的例子,古时候人们都想要一匹跑的更快的马,最迅速地带自己去想去的地方。其实用户需要的不一定是马,只是更快地到达,需求是媒介,是工具,可以是你没见过的新型产品。所以,车就这么慢慢诞生了。

03、实用工具

实际准备的过程中,系统性的学习不可或缺,一些便捷易用的工具可以早早上手,熟悉起来。如果推荐课程,PMP课程(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可以考虑,实际做项目考虑的范围,成本,质量,时间都是必要部分,课程教你流程化思考,有章可循。

对于产品文档撰写,PRD其实不难写,评审平时可以多听几次,自己独立思考。文档的关键在于想清楚,兜得住问题。我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它能给用户带来什么价值?直接解决用户问题,即需要有什么功能?现状做不到的话我们可以迂回?需求会是伪需求么,做出一个功能demo ,统计分析实际用户行为的反馈?市场上有做类似产品么,市场份额占了多少,这块蛋糕还有机会瓜分么?自己产品的护城河在哪,核心发力点先放在哪呢?我们想清楚了再是考虑具体产品的功能有哪些,怎么设计,怎么与用户交互,确定功能需求的优先级排序,产品早期形态如何,产品迭代计划是什么样呢?这些都是产品的具体介绍,都可以属于PRD中。当然,产品经理重要能力之一也是会讲述故事,以具体的案例场景化,带领用户更好的理解产品。

文档撰写起来那就需要不少的模版,刚开始不会写,那可以网上下载。依样画葫芦,一步步临摹。学乐器有10000小时定律,那这些文档不用1万篇,100篇也是可以,相信你看完了100篇会有个意识,写出来八九不离十。这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简书、知乎社区都可以查到,也可以去视频网站学习,如腾讯课堂、三节课、得到等APP。PPT、flash demo、交互原型是形象生动展示自己想法的最好方式。画图不是目的,只是手段,为了支撑自己的idea,我们也得会。PPT可以多去WPS、千库网、变色龙下载素材看模版学习。交互原型主要是2大软件Axure和墨刀,前者多用于PC端,后者多用于移动端,不过随着时间推移两者更加相似。

数据分析这块硬核能力,最好是会写SQL和python了,对于用户数据的分析统计会如鱼得水。当然如果还会SPSS和R语言也是加分。这里对技术同学来说也是一个优势,技术出身逻辑性好,分析起来更加顺畅。大多数时候用Excel已经够了,我们可以多练习用公式函数分析统计,用内嵌的数据功能进行筛选排序进行操作,必要时候可以用数据透视表辅助。分析是一个过程,最重要的还是得出结论,可以指导下一步的判断和计划。

04、职业期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技术同学转型产品同学,越来越成为趋势,不用不敢想,立刻去做即可。Just do it。据职业路径相关报告说,一个人一生中从事的职业可以5-7份,现在我们可能都处于某一个中间阶段,人生漫长,职业选择的可能性还那么多,其实不妨一试。

简言之,产品工作还是有趣的,随着时代也逐渐分化更细,专业领域扩充,但万变不离其宗。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即刻便尝试,谁解其中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产品经理应该如何配合项目投标工... 前言距离上一篇文章已经过去了几个月,没有更新的原因是本人跳槽...
谁在拍“虚假广告”?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11月,香奈儿也因发布虚假广告等行为...
关于“图版率”的冷饭新炒 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几乎所有产品都在想方设法得抢夺用户的注意力...
内容IP变潮玩,难! 毋庸置疑,潮玩正在成为年轻人潮流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收藏欲、...
一文讲透什么是品牌定位 品牌是产品或服务在顾客头脑中占据的位置,品牌定位就是找到这个...
视频号的新玩法,品牌如何借力营... 作为微信生态重要的链接版块,视频号打通了公众号、朋友圈、小程...
看过50个明星代言案例,我得出... 自从明星出现开始,就有明星代言的商务活动,品牌利用明星代言促...
KOS的进击:解析抖音电商新生... KOS的进击:从种草到直接拔草过去大V叫KOL,素人叫KOC...
浅谈设计的价值——落地篇 记得刚进公司的时候,因为与之前的公司协作流程有很大不同,无法...
滴滴,这次是真要“栽”了! 最近,在美国低调上市的滴滴出行,受到国安法实施网络安全审查,...
小红书营销洞察,品牌如何获得新... 2020年QuestMobile发布的《国货崛起洞察报告》显...
产品经理的工作流程及规范详解 一、产品需求调研产品经理接到产品需求后先进行产品市场调研,围...
谈谈B端用户反馈体系的搭建 01、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按照以下结构【收集用户反馈的方式 &#...
模型化背后的思维:类思维 但模型到底是什么?它又是如何被构建的?如果不思考背后的原因,...
三大类型社群运营玩法全攻略(一... 所以社群的重要不言而喻,也因此让很多人会误以为私域就是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