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这次是真要“栽”了!
创始人
2025-05-20 03:42:20
0

滴滴,这次是真要“栽”了!滴滴,这次是真要“栽”了!

最近,在美国低调上市的滴滴出行,受到国安法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并被网友冠上“叛国贼”的帽子,滴滴出行APP更是遭下架,这次还能翻身吗?

01、将数据打包给美国?滴滴出行APP惨遭下架

6月30日,滴滴在美国纽约低调挂牌上市。

7月2日,国家网络安全办公室宣布依照《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审查期间暂停其新用户注册。

滴滴,这次是真要“栽”了!滴滴,这次是真要“栽”了!

这是国安法实施以来,第一个以这个名目宣布进行调查的公司。

短短两天时间,滴滴出行就由天堂掉落到地狱,从众人捧到万人唾,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该官方信息发布后,坊间更有传闻散播开来:“滴滴为了在美国上市,未经国内监管部门允许,在七一前一天把中国道路数据打包给美国了。”

不少网友纷纷指责滴滴出行,称其为“叛国贼”,舆论快速发酵。

滴滴,这次是真要“栽”了!滴滴,这次是真要“栽”了!

滴滴出行,刚开始还很嘴硬。

7月3日,滴滴出行副总裁发朋友圈称,“滴滴出行和众多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一样,滴滴国内用户的数据都存放在国内服务器,绝无可能把数据交给美国。另外,相关恶意造谣者虽然已经主动删帖,但我们坚决起诉维权。”滴滴出行官方微博也转发了李敏的回应。

滴滴,这次是真要“栽”了!滴滴,这次是真要“栽”了!
滴滴,这次是真要“栽”了!滴滴,这次是真要“栽”了!

不过,次日即7月4日,就惨遭打脸。

7月4日,国家网信办发布通报,因为“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规定对“滴滴出行”APP实施下架处理。滴滴也因此而成为第一个依据该法被处理的大型互联网科技公司。

滴滴,这次是真要“栽”了!滴滴,这次是真要“栽”了!

官方权威主流媒体纷纷转发,影响力不断扩大。

滴滴,这次是真要“栽”了!滴滴,这次是真要“栽”了!

滴滴,这次是真要“栽”了!滴滴,这次是真要“栽”了!

从官方发布信息看出,将数据打包给美国这事,还在调查之中,但却坐实了滴滴出行违法收集个人信息的问题。而且,“严重”两个字,似乎透露不寻常的重要信号。

毕竟,个人信息,从点到面,将逐步过渡到家族信息、财务信息、工作信息,进而上升到国家安全问题,用户安全和国家安全密不可分!

更何况,滴滴出行的数据是复合大数据,包括了用户和司机信息,以及交通饱和度、车流量大小和时域分布等,甚至可能包括车内摄像头或传感的信息,必然涉及国家数据安全问题。

而且官方下水制裁,其中的利害,你懂得!

截止发文前,#滴滴出行APP下架#已达13.9亿,讨论量达15万+,更多网友是指责滴滴出行,表示对收集信息行为是零容忍。

滴滴,这次是真要“栽”了!滴滴,这次是真要“栽”了!

滴滴,这次是真要“栽”了!滴滴,这次是真要“栽”了!

02、频频出事的滴滴,在自作死的边缘越走越远!

话说,滴滴出行,已经不是一次两次出事了!

2016年5月“24岁女教师被抢劫杀害“事件,到2018年4月的“滴滴打人”事件,再到5月的“空姐遇难”事件,滴滴安全事故就没断过。

滴滴“美好出行”的初心早就变成了一种讽刺。

曾经,滴滴出行一次次信誓旦旦的整改,似乎只不过是愚弄大众,一直在自作死的边缘试探,恶性事件仍是隔三岔五发生。

为何?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商业模式基因”太散碎,存在很多漏洞。C2C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有效的监管机制。只要通过平台注册成为滴滴司机就可以接单,非现场审核,证件很容易造假的。

滴滴,这次是真要“栽”了!滴滴,这次是真要“栽”了!

再者,大概还有与一种论点有关,即所谓的“技术无罪论”,就是我只是提供了一个技术,提供了一个平台,我是没有责任的。

此外,滴滴是一个网约车品牌,网约车市场还非常旺盛,不可抑制,这大概也是滴滴出行一再作死的底气。虽然安全事件频频发生,但滴滴似乎发展并没有受太大影响,这次上市就是最好的例证。

除了安全恶性事故外,滴滴关于涉及用户隐私的问题,也时常被人诟病。滳滴出行在APP中升级了不少保障乘客安全的功能。比如,全程录音功能、一键报警功能等,而滴滴想要进一步提升用户安全,就要不断接触和收集用户一些隐私。

但此次用户数据隐私事件,似乎性质不同,而是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

整个事件的内在逻辑,特别值得业界认真思索。

最近两年,中美冲突日趋白热化,大张旗鼓地相互制裁企业,搞核心技术垄断,现在又恰逢建党百年庆,滴滴却偏偏选择这个敏感节点赴美上市,不得不说缺乏一个巨无霸科技公司应有政治敏感性。

由此看来,滴滴出行自作死,成为舆论中心以及被制裁,再正常不过。

毕竟,在中美对抗已经白热化的情况下,就算是“割韭菜”或“被割韭菜”,你也要留在国内市场“割”或“被割”,跑到美国去让美国“割”,就不可忍了!

03、用户隐私上升到国家安全,滴滴出行还能翻身吗?

当前年轻人的民族自信心,格外高涨。4月份,中国人的爱国热潮使耐克、HM们处于负面舆论中,14亿人口用唾沫,誓死要捍卫新疆棉花。

一批国货品牌C位出道,被寄予厚望的李宁、安踏们在618电商促销商成绩表现卓越。

可见,当代年轻人在消费决策上,除了考虑产品性价比以及用户体验之外,也越来越注重品牌背后的情感属性。

不管此次滴滴是否真的坐实了“将数据打包给美国”的传闻,滴滴“叛国贼”帽子似乎是摘不来了!

正是鉴于上述的原因,很多网民认为这次“滴滴出行”可能要凉凉了,虽然这个软件还是可以正常用的,APP不能下载对滴滴的实质影响并不能说很大,但目前来看,其实很难再翻身。

撇开上述国家安全的因素不谈。

被官方点名“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很显然这是属于肆意侵犯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对于靠用户规模的“滴滴出行”而言,伤害了用户的隐私权益,这意味着失去民心,失去了用户,那肯定会凉!

大数据时代,各大商场、企业和平台,早已不再满足于用户画像这种上古时代的营销方式,它们迫不及待“榨取”用户隐私。这种可以用于精准营销的完美数据,完成自己“看人下菜”又或者说是大数据杀熟的闭环。

但仅仅把客户当韭菜而不是为民服务,那么无论公司规模有多大,失去了客户可能立即变成烂菜。

国家此次对滴滴出行重拳出手,强制#滴滴出行App下架# ,加上舆论压力,滴滴出行很显然被盯在耻辱的十字架上。这也意味着数据归属越来越重要,移动互联网的时代,隐私安全开始凸显出来。

数据归属应该在用户手里;数据隐私安全应该被更加重视;数据效应应该让利给用户;高科技要被重视,但更应该让更多人受益;大数据应该被监管,但应该更加透明。

作为互联网平台,需要担负起主体责任,广大网友也要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只有大家都重视起来,一些互联网企业才不敢任性和胡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内容时代,你要知道的5大趋势 随着消费的升级与新技术的应用,品牌在内容营销领域的玩法越来越...
产品思维(四):体验思维 上一篇我们聊到价值模型,要求产品经理在任何阶段都需要独立思考...
用户研究:深度解析用户画像 前言:当我们在淘宝搜索一本书时,淘宝就会推送相关书籍,再回到首...
5000字长文,如何从数据支撑... 一、数据人是如何“沦为”支撑工具的?1.业务需求应接不暇,留...
技术转型管理,建议你最好做这3... 以前我只想把技术做完,管理太麻烦了,又要周旋,又要做汇报做表...
从蜜雪冰城到屈臣氏,「广告歌」... 这长尾效应,估计视频号博主都得羡慕一波。 其实品牌邀请歌手...
生鲜电商(二):生鲜市场的兴起... 1、如何建立生鲜市场的宏观认知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已经提到了生...
品牌战略到底是什么? 我介绍自己有个品牌营销类公众号。过几天就有人给我发链接,题目...
B端的本质:C端产品放飞人性,... C端放飞人性,满足人的七情六欲;B端放大商性,帮助企业追求利...
微信公众号裂变运营指南! 大到一个行业的发展,小到一场活动策划,总会有人把手边每一个简...
火出圈的主题曲,难撑起蜜雪冰城... 魔性的雪王跳舞和极易上头的旋律,一首神曲便就此诞生。就在网友...
“卖货”走向“卖品牌”,哪些企... 于Toc来说,当中的重点我们叫“新消费”,于ToB来说,当中...
混合云场景“控”视角下的设计思... 在实际混合云的业务场景探索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可以通过“监、管...
抖音直播带货:新手必知的50个... 于是我在心中暗自发誓,未来的某一天,一定要把这些喜欢用各种黑...
产品数据认知篇:数据好体验就好... 01、产品数据的壹贰叁1、为什么大厂面试都会问数据a 数据衡...
认识B端用户:C端一秒变小白,... 一、导读C端时代封神的产品大神强调的特别多的是【同理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