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和微信引用功能的差异性分析
创始人
2025-05-19 19:42:38
0

钉钉和微信引用功能的差异性分析钉钉和微信引用功能的差异性分析

由衷的觉得,交互设计绝不是简单的表层交互形式,而是综合考虑底层的设计原则和业务逻辑的结果。所以我们在讨论产品设计时,需要洞察到背后的设计策略,而不仅仅是分析表面的展现形式。

微信张小龙曾说过的“每天有5亿人吐槽,还有1亿人教我做产品”。一款产品必然会面临用户的各种点评和吐槽,但是很多反馈仅仅是用户站在个人角度的体验认知。而产品设计师需要有自己的判断力,需要能够从整个产品发展角度提出合适的设计方案。

今天我就借用钉钉和微信的“引用”功能,分析下设计背后的差异性。

1、交互及视觉差异

微信“引用”是V7.0.9 版本出现的功能,有效的增加了信息的指向性,降低了用户对信息的理解成本。其他社交产品或者即时通讯工具中也有类似的功能,例如钉钉的“回复”功能,从截图中可以看到钉钉和微信的设计形式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

钉钉和微信引用功能的差异性分析钉钉和微信引用功能的差异性分析

1)布局设计

钉钉的方案设计中,引用消息在上方,回复内容在下方。引用消息带有被引用人昵称和原文内容,两者是分行展示的。

微信则是将回复内容放置在上方,引用消息在下方,同样包含了被引用人昵称,不过是和引用消息同行展示的。

2)视觉设计

钉钉回复内容和引用消息在一个聊天卡片中,这样的展示形式会增加卡片的信息量,并且产生部分信息重复,回复内容的可读性反而被弱化了。

而微信将回复内容与引用消息分开展示,更加强调回复内容的可阅读性。同时分离式的布局形式,用户可以更好的区分引用消息和普通消息,在群组信息流中视觉识别性更高。

2、用户行为&场景

根据我的个人经验,用户在社交沟通时会有以下特点:

1)文本信息大都较短(个人日常体验)

移动端产品文本输入有较大的操作难度,用户在即时通讯交流时,文字信息讲究短平快。长文字信息并不多,主要是来自于PC端的输入。

2)信息差异性(同理心分析)

对用户而言,钉钉是一款即时通讯任务型工具,为了更好的掌握工作中的信息,错过的信息需要复盘,了解整个沟通的过程和事件的来龙去脉。

微信则是一款社交工具,信息有一定的时效性,超过一定时长,用户回复的主动性就会下降,因为聊天主题和背景都已经发生变化了。特别是群组消息,用户更多的是关注当下内容。当消息成为历史后,用户爬楼了解历史消息的主动性变差。

3、其他场景因素

1)场景适配性

引用功能不仅仅适用于群消息,也可以用于1V1的单线沟通。为了避免增加用户学习成本,需要与群组中的使用方式保持一致,1V1聊天场景中,钉钉的布局方式过于强调原文内容,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承载过重。

钉钉和微信引用功能的差异性分析钉钉和微信引用功能的差异性分析

2)限制性场景

当内容过多时,引用消息会无法完全展示,钉钉和微信都采用了“限制字数”的展示方式。其他用户会有查看完整引用消息的需求,两者在交互方式上有较大的差别。

钉钉和微信引用功能的差异性分析钉钉和微信引用功能的差异性分析

钉钉引用信息可展示字数更多,用户可以通过2种方式可以查看完整引用信息。

单击引用消息展开浮窗话题记录,用户既可以查看完整的引用消息,又可以浏览所有用户的回复内容,更加适合办公场景下多人交流。

钉钉和微信引用功能的差异性分析钉钉和微信引用功能的差异性分析

双击引用信息会定位到引用信息的原始位置查看全部内容,不过如果引用消息与回复内容之间会插入较多的消息,这种交互方式会增加用户浏览信息的成本。

微信最多只能展示两行引用信息,单击引用信息后,浮窗展示全部内容,交互方式更加轻量。

钉钉和微信引用功能的差异性分析钉钉和微信引用功能的差异性分析

4、差异性总结

1)钉钉更加强调交流过程的还原

钉钉更多的应用于办公场景,用户需要完整的呈现信息的过程,便于群内成员的理解。因此强调信息的可感知性,例如消息是否已读,引用回复消息默认自带@提醒功能。

在内容的布局上,采用问答式的布局形式,顾及其他成员的阅读体验,希望用户可以顺畅的完成阅读,了解上下文关系。

钉钉和微信引用功能的差异性分析钉钉和微信引用功能的差异性分析

2)微信更强调即时沟通

微信群组更多的是闲聊群,用户需要更加轻松的聊天氛围,可以随时参与和退出聊天。所以微信没有信息已读提示,目的是为了减少用户在沟通过程中的心理压力。

同样微信在引用回复时,并没有主动添加@功能,而是将主动权留给了用户,用户可以手动@被引用人及时关注信息。

用户在微信群中聊天主题比较宽泛,更强调用户的参与感,主要面向即时场景,上下文场景是在信息沟通过程中体现的,而不是后期的爬楼复盘。所以采用分离式信息展现,回复消息与普通消息保持一致,视觉习惯得到了延续,引用消息更加轻量,减少对回复内容的干扰。

钉钉和微信引用功能的差异性分析钉钉和微信引用功能的差异性分析

以上就是我对钉钉和微信“引用”功能差异性的理解。本文仅代表个人浅见,欢迎正常交流,不要乱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如何做东南亚的本地化产品设计? 这几年,出海东南亚一直是热门话题,不少国内企业斥巨资出海东...
技术转型产品,何去何从? 01、认知定位技术同学转产品经理会有优势,他们的思维严谨,通...
设计总结|如何高效输出应用市场... 文章大纲:什么是应用市场图?应用市场图常见的设计形式如何高效...
深度拆解30个美妆品牌抖音61... 和几个美妆行业的好友聊到今年的 618,大家普遍感觉今年的 ...
一篇约稿就能暴露PR在公司的地... 原本想了几个选题,都流产了,信息量不足以支撑一篇稿子,比如一...
对新消费品牌的再思考 “安迪比尔定律”描述了IT行业软硬件之间的互动关系,也同时告...
产品经理设计后台产品的核心思路 1、前言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听到前台产品、中台产品和后台产...
如何做品牌背书? 每次我听到有商务抱怨,现在的客户太少了,现在的流量太贵了,我...
如何管理大客户销售团队? 前一段时间,我反复阅读了白鸦在 2019 年、2020 年...
B端新媒体运营必看,客户案例怎... 只要是to b的SaaS公司,大家在随处可见的地方发现有“案...
SaaS想要成功,创新3要3不... SaaS创新的3种方式:1、模式创新模式创新首先应思考,除了...
产品经理被老板打昏住院了?附《... 今天镜同学正在各大产品群学习产品知识(划水),突然看到群消息...
私域运营:如何获取好友还能10... 流量的本质,就是有血有肉的用户。也就是说每个流量的背后,其实...
网红想破“设”,MCN也没辙? 所谓“人设”崩塌,是因为无数网友质疑其在最近几年期间,借助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