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5k到月薪5w,你可能只是差了这一步
创始人
2025-05-14 00:02:51
0

月薪5k到月薪5w,你可能只是差了这一步月薪5k到月薪5w,你可能只是差了这一步

你一定见过不少这样的人,他总是有一个想法说干就干,错了就调整,没有过多的犹豫,他们往往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现在说到思维方式,说实话,为了能更好的完成工作,我最开始刻意训练的是我的项目思维,后来工作时间久了,看的书多了,发现项目思维可以算是各种思维的集合体。

为什么这么说呢?

你有一个宏伟目标想要实现,是不是需要项目计划能力?

每天都要和各种人沟通,推进项目/活动/任务,这是不是项目思维的沟通能力?

你想把一些人聚在一起完成一件事,这是不是需要干系人管理?

但今天我不想展开讲太多,只想聊聊一个词「执行」。

关于「长期主义」、「闭环思维」等等,都基于这个词。

没有开始「执行」第一步,一切都是扯淡!

月薪5k到月薪5w,你可能只是差了这一步月薪5k到月薪5w,你可能只是差了这一步

01、为什么你总在纠结?

月薪5k到月薪5万,真的只差一步,那就是「执行力」。

我发现大家都很爱问问题,这是好事,我也非常鼓励。

大家都问些什么呢?

老原:你平时看什么书提升自己?怎么保证思考的前沿性?如何像你一样保持输入和输出,有什么好的方法?

或者更具体些:有什么好的项目管理资料可以学习,推荐什么书单,PMP证书考了到底有没有用等等。

我都知道,你们问这些问题的本质是想知道:我(项目经理/产品经理/…)要如何持续进步?

比起回答问题,我更想知道的是,得到了答案以后,你们是怎么做的?

很多人没想过这个问题吧。

有些人知道了,做到了,就成功了;而往往很多人,知道了,去准备着,然后不了了之了。

举个真实的例子:

朋友推荐了他的两个同事到我这边了解PMP,

他们的背景是一样的:公司内部看重PMP证书,列入了晋升的考核条件之一;对求职市场的行情也做了很全面的了解,他们的意向公司都需要PMP证书加分,所以让我的朋友推荐。

加了我,了解了细节问题,都说准备开始考PMP了。

我说,好。

接下来,一个第二天报了名,另一个没有了消息。

过了几天,我找他,就问怎么了?

他说,我再搜集一些资料,不急。

我说,可以,准备充分点,学习不能有顾虑。

过了几天,还是没有动静,我又问他:是在自己准备了吗?

他说,我查了很多文章,都说PMP可以自学,所以我准备再找点材料看看,先备着。

我说,可以的。(总不能逼着人家跟着你学吧)

又过了几天,我看他还是没动静,问他:材料还没找好?

他说,找好了,但是自己读好费时间啊,而且看不懂,我工作很忙,怕把时间浪费在这上面,考完也不是一定就能升职加薪,别到时候又浪费了报名费,又耽误了工作。

我:……

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

再后来从朋友那听说,他们公司有一场公开招聘,不出意外,先前报名的同事,因为PMP证书得到了加分,而且他很聪明,用学到的知识对自己的项目做了优化,更是得到领导的赏识。

但那个没考的就错了吗?其实他考虑的问题一个都没有错,但他有一个思维偏差:

你永远都在面对未知,所以完美永不可能。

02、你永远要面对未知所以完美永不可能

这种情况不少见,大多数人在接触新的知识、技能,或者尝试一个新的挑战的时候,都会条件反射的在自己脑海里闪过各种情况和画面,然后就出现各种「选择困难」和「拖延症」。

这其实是一个误区——

认为我必须做好所有准备,才能出发。

比如你在准备考一本有含金量的证书时,你脑子里会冒出很多问题:

这考了有没有用?

要怎么备考?

我没时间怎么办?

没考过怎么办?

考完还是没办法涨薪怎么办……

然后打开搜索引擎,输入这些问题,这样他就找到答案了吗?

他更迷茫了,因为他发现了更多他没想到的问题。

而且就算有人给了答案,他依然无法判断别人说的对不对,开始担心会不会被“割韭菜”?

越想越觉得,不考最安全,待在自己的舒适区其实也不错,慢慢来嘛。

可是这个时代会等你吗?或者说,你想要的完美有可能存在吗?

不可能的,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在开始前把所有的事情想通,把所有的风险都预知,一帆风顺的走向成功。

特别是做项目的朋友应该很有体会,计划和实际的那条线想要重合,只有理想状态下才可以实现。

就拿我自己写文章来说,我在开始的时候,也没有完全想好这些问题:写不下去怎么办?大家不喜欢我写的怎么办?

我只是按照我的项目思维,先开始「执行」再说,遇到问题,解决就好。

就拿那位没有选择考试的朋友来说,

纠结这个问题的理由很简单,一个朋友的回答很贴切:

月薪5k到月薪5w,你可能只是差了这一步月薪5k到月薪5w,你可能只是差了这一步

1、不知道考了有什么用:一时看不到效果又怎么样,其实正在做的实际项目就可以拿来练手。

2、没有时间学习:倒逼自己自己一把又如何,其他人同样也是忙中挤时间备考。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03、做时间的朋友

马云曾说,他和孙正义有同一个观点:在“一流的创意、三流的执行”和“一流的执行、三流的创意”之间,他们共同选择后者。

这个「执行」就是项目思维。

我也不提倡打没有准备的仗。那要准备到什么程度就开始了?

我有一个很喜欢的作者,他说:70分就可以上路了。

确实,你的信息准备能达到70%就可以开始了。

怎么攒到这70%的信息?

很简单,找个有结果的人,看他的书、读他的文章、如果可以,观察他的朋友圈,基本上你可以得到70%的信息,比在网上大海捞针来的快且靠谱。

剩下的30%是各自在路上攒的。

01 闭环思维

这就分享我们在做事时,应该有的一种思维——闭环思维。

月薪5k到月薪5w,你可能只是差了这一步月薪5k到月薪5w,你可能只是差了这一步

就讲讲我自己的事:

我从开始写文章到现在,这已经是第92篇原创了,从一开始没有人看,到现在被知乎收录,虽然成绩很小,但总在变好。

也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我,这也鼓励我可以继续分享干货。

这就是一个正向的闭环,我在变得越来越好。

我刚毕业那会自己攒钱报名考PMP,兜兜转转进大厂,又出来做讲师,也算是帮助更多在这个行业里迷茫的人找到方向,我认为,这也是一种闭环。

喻颖正的《人生算法》里有一句话,我也很喜欢:

闭环是为了形成一个反馈系统,给自己的未来按下启动按钮。只有迈出第一步,你才能和未来有了链接。

在决定写文章或者是考PMP的时候我没都想那么多,我只是想给自己多增加一种可能性。

我只要迈出第一步,我和未来就有了联结的机会。

02 长期主义

你们可能会问,老原,难道就没有在不确定世界找到确定结果的方法吗?

肯定有啊,那就是「长期主义」,做时间的朋友。

熟悉我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做长期有价值的事”出现在我的大多数文章里,我本人非常推崇这个。

长期主义=坚持?其实不是,我一直在想怎么解释它:

月薪5k到月薪5w,你可能只是差了这一步月薪5k到月薪5w,你可能只是差了这一步

这是一张随机模拟的,掷骰子出现6点的概率分布。

刚开始掷骰子时,可能会有一段时间里,投出6点的概率是远高于六分之一的,但是随着我们投掷的次数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出现6点的概率会越来越接近六分之一。

我认为这张概率分布图,才是对「长期主义」最好的解答:只有把时间拉长,我们才能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里,得到确定的答案。

很多人都想变有钱,但90%的人都做不到。

为什么?巴菲特说,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

任何一个领域,有所成就的人,都是长期主义,敢进窄门,愿走远路。

高领资本的张磊,不管是谈论投资范围,还是个人成长、企业成长,始终围绕的核心都是“长期主义”。用他的话来说,就是:

“在长期主义之路上,与伟大格局观者同行,做时间的朋友。”

一个长期主义者,专注在做事的节奏,解决手头困难的进度,而不是困难本身的难易与否。

就如罗振宇说:“普通人的努力,在长期主义的复利下,会积累成奇迹。时间帮助了他们,他们成为了时间的朋友。“

行动起来,做时间的朋友,不断让自己的一个又一个多闭环中升级,是我一直在刻意训练的底层思维!

最后,罗辑思维 CEO 脱不花分享过一个人生实践必杀技 ——

鲁莽定律:人生总有很多左右为难的事,如果你在做与不做之间纠结,那么,不要反复分析推演,立即去做。莽撞人反而更容易赢。

和你们一起共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了解这些后,设计输入框原来这么... 一、「Text Fields」的基本结构今天直接单刀直入不讲...
5700 字讲透私域流量 在私域里,活生生的用户都留下来了,你还叫他流量,难道你希望他...
好文案,纵享丝滑~ 「文笔」是什么?说简单点,就是遣词造句的能力。引申开来就是文...
一个可以自运转的产品闭环 产品闭环给产品本身带来的是指标的自增长,包括用户和营收。那么...
我对内容型产品的一些思考 1、“工具产品真的适合通过内容做增长吗?”网易产品专家董安总...
微信里没有说过话的牛人 一这几年,我也偶尔看到他发的状态,无论是他前几年在美国的演出...
免费阅读类产品的商业化 一、阅读类产品商业模式阅读类产品的商业化无外乎内购、广告,对...
美少女嗨购直播蹦迪带货千万,老... 四个年轻的女孩,每晚20:00准时开播带你蹦迪,持续6小时到...
人人都想营销上位当“网红”,那... 而各大互联网网红食品品牌也频频弄出动静,当主营业务遭遇发展瓶...
用户增长的5个真相(上):培训... 用户的增长,都离不开一个共通的前提——洞察用户。为什么耗费心...
手把手教你撰写交互设计文档 作为交互设计师,我们平时工作最大的产出就是交互设计文档,很多...
风控中必做的数据分析 大数据领域就没有不做数据分析的,大数据风控也不例外。我的观点...
蚂蚁注定被大象踩死?看这些新品... 但是不甘落后的传统消费巨头们也随着开启了反攻战,加强了产品、...
短视频广告,困在素材里 1、素材的巨型消耗机器2003年初,北京奥美通过比稿,获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