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年轻人们的精神状态,主打的就是一个返璞归真。找对象要找老款的,要像蜂蜜小蛋糕一样简单务实,没事儿就领着你去吃过桥米线和麻辣烫;吃饭也要吃老款的,比起吃预制菜,还是大厨现炒的更安心;如今,谁能想到,年轻人连养宠物,也开始养“老款宠物”了。
所谓“老款宠物”,就是最近在互联网上爆火的芦丁鸡,这种鸡生命周期短,只能活两三年;也不怎么需要人照料,买一个观赏箱,就能拎鸡入住。
图源:水杉木柴
最重要的是,这种鸡一到家没过几天就开始下蛋,而且一年能产几百颗蛋。如果不能迅速消耗掉,芦丁鸡就会用蛋把你家冰箱装满。
图源:恋爱的芦丁鸡
漂泊在大城市的年轻人养宠物,大概经历过几个阶段。先是养最常规的小猫小狗,但它们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后来大家开始养相守蟹、小乌龟这种迷你宠物,不用费心照料,也花不了什么钱;后来芦丁鸡爆火后,年轻人才发现,养宠物原来可以不只是自己为它付出,宠物还能“乌鸦反哺”。
一些年轻人养了芦丁鸡后才发现,这才是大城市年轻人最简单的解压方式。“这种小鸡更像是一种小鸟,体型不会长得太大,也不会像其他公鸡那样大喊大叫,早上打鸣吵到邻居。它们的叫声更像是一种ASMR,而且很规律地每天产蛋。当你早上用手去它们的草窝里掏蛋时,就会感受到一种回到了农村老家的松弛感。”
图源:momo
打工人平时感到孤独时,虽然也想养猫养狗,但总是会出于责任心而犹豫,生怕自己加班太晚,没时间喂食遛弯,最终让宠物过得比自己还焦虑。
“如果说养猫养狗是动辄几十G的沉浸式养成游戏,需要玩家投入大量的精力、时间和感情去培养羁绊,那么芦丁鸡更像是微信小程序里的小游戏。它们不会耗费你太多精力,还能在有限的生命里,不仅提供情绪价值,还能每天掉点装备奖励你。”
许多人几年前提到在城市里养鸡,还会觉得这是一种很没素质、不考虑其他人的行为。“因为鸡的生物本能,就是早上起来打鸣,把铁笼子弄得臭气熏天,根本不适合在楼房里养。”
但芦丁鸡和传统小鸡不同的是,它生活在观赏箱里,只要给它铺上一层像猫砂一样的垫料,再给它准备几个草窝,小鸡的梦想豪宅就制作完成了。只需静候它熟悉环境后,开始下蛋。“而这种鸡窝清理起来,也是像给猫砂盆铲屎一样,用小铲子每天过滤一遍就完事儿了。”
很多鸡养起来很臭,是因为一下子养了太多,很多小鸡挤在一起不臭都难。“但芦丁鸡不同的是,你可以养一对小鸡,也可以只养一只母的。因为公的只负责提供情绪价值,让母鸡快点产蛋,但没他也行。”
图源:蜜罐小熊
一开始进入鸡坑的年轻人,还只是因为好奇。“大家从小第一次接触的小鸡,就是超市里买鸡蛋送的小鸡,只是很可能没过几天就死掉了。长大后发现,鸡这种老款宠物,不仅不用费心打理,还每天都吵吵闹闹叽叽喳喳的,能填补不少在大城市里独自漂泊的孤独。”
后来入坑芦丁鸡的人们,则是看中了它的下蛋功能。一些人养芦丁鸡,其实是给自己的宝宝养的。今年35岁的北漂妈妈小耳,说让孩子从小观看这种迷你宠物,能刺激大脑皮层,有助于小孩脑力的发育。
“但更重要的是,芦丁鸡下的蛋特别有营养,对鸡蛋过敏的孩子,也可以放心吃芦丁鸡蛋。小鸡每天下一个,主打一个新鲜,蛋上还有鸡屁股的余温时,就下锅炒炒上餐桌了。”
自从养了几只芦丁鸡后,小耳家的餐桌就被鹌鹑蛋承包了。“煎蛋、水煮蛋、蒸蛋、炒蛋……我们一家三口都快吃吐了,实在吃不了,就只能送给邻居。后来有一天发现,邻居也被自己带的买了几只芦丁鸡。”
图源:布丁家的芦丁鸡
以前年轻人们养宠物,还会挑品种、挑品相,主打一个看颜值。但随着这几年生活节奏的变化,高压工作的打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陪伴的形式并不只有一种。
“一旦你开始降低生活欲望,对情感陪伴的期待也会变少。这时就会发现,比起能和你一起贴贴、求抱抱的宠物,一只能让你盯着发呆、短暂出神的小鸡,已经足够填补独自待在家时的无聊缺口。”
“而且看到小鸡们在草窝农家乐里自得其乐,这里啄啄草,那里扇扇翅膀,偶尔还能看到它窝在角落下蛋,你就会有一种大脑褶皱都展开了的舒适。它并不需要你的陪伴,还每天按时给你下蛋,就像是一个热情的舍友,养起来没有丝毫心理负担。”
第一批养小鸡的年轻人,精神状态已经到达了next level。今年刚养了一窝芦丁鸡的北漂可乐,说芦丁鸡就是最适合低能量打工人的宠物。
比起养猫养狗,养小鸡花费的钱不算多,“猫狗动不动要吃进口冻干,而小鸡只要一点小米就可以吃得很香,哪怕路边带回来一点狗尾巴草,也能啄半天草种子。”
而且,芦丁鸡也分手养和笼养。“如果是放在笼子里,你只需要每天铲屎换水,放在箱子里每天看‘电视鸡’;如果是手养的话,就可以让它们学着在手上站立,熟了后还可以摸它,比什么解压玩具都治愈。”
图源:小红薯CB58932
一些年轻人养了小鸡后,把手机都戒了。“刷半小时短视频不如撸半小时的小鸡。而且母鸡很有灵性,它不仅会乖乖地陪你睡觉,还会控制住自己的爪子不要划伤你,以至于它在你的手上总是有点站不住。”
一些年轻人还开始把芦丁鸡当成自己的精神搭子,“在大城市待久了,朋友越来越少,人也越来越内向。但小鸡却是高能量宠物,每天都是叽叽喳喳、吵吵闹闹的,永远精神充沛,浑身牛劲,而且叫声清脆、非常治愈。”
图源:水杉木柴
养了小鸡后,年轻人还找回了一种生活的秩序感。“每天你的例行公事,不再是早上从床上爬起来,就套上衣服挤地铁去公司上班。而是被小鸟清脆的叫声叫醒,然后去鸡窝里收集它们产的鸡蛋,再看一会儿小鸡们在房子里啄草吃饭,清洗自己。空气清新,阳光正好,养了小鸡之后感觉活人感都重了不少。”
以前都市打工人陷入emo,要么在家自闭,要么出去找朋友吐槽,前者容易陷入内耗,后者三番两次之后,总觉得在给朋友徒增情绪压力,也并非持久之计。
今年27岁的小槐花在上海工作,租住在长宁的一个阁楼里。她说自从养了小鸡之后,再也不需要从别人身上汲取社交能量了。
图源:黄瓜
“有时候跟朋友抱怨,也并不是需要对方给出什么解决方案,只是单纯希望有谁听听我烦恼。而小鸡虽然什么都不懂,但它就是永远支棱,永远喳喳开麦。看到它们每天叽叽喳喳的样子,就会觉得没什么事儿是过不去的。”
“而且在阁楼里养小鸡,就感觉穿越到了童话故事里。阳光从顶窗上洒下来,小鸡被晒得暖洋洋热烘烘的,就非常治愈。买上两只芦丁鸡,等于买下了两年的免费鸡蛋自助,可以解锁不同的菜式。”
图源:qiqi
自从养芦丁鸡后,小槐花还把分享鸡蛋当成了同事之间的破冰方式。“以前跟同事找话题,都是说自己又去了哪里打卡,又去消费了啥,久而久之挺无聊的。如今直接把小鸡下的蛋带到公司里,大大方方地分享给大家,反而让大家之间的关系更真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