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挑战腾讯,荒野“起源”地平线?
腾讯的成名技是什么?
曾经是山寨,现在是南山必胜客。
美国加州法院近日受理了一起备受瞩目的游戏版权诉讼。
索尼互动娱乐正式起诉腾讯公司,指控其即将推出的新游戏《荒野起源》是“对《地平线》系列的瞎抄复制品”。
诉状称,这款尚未发售的冒险游戏在机械生物设计、主角设定、美术风格、宣传素材等诸多核心层面,与《地平线:期待黎明》《地平线:西域禁地》存在惊人相似性。
索尼在诉状中特别强调,《荒野起源》的宣传材料存在明显模仿痕迹。
这些材料在色调、构图、字体选择、文化符号运用、镜头视角以及光影处理等方面,都与《地平线》系列呈现极高相似度。
诉状同时引用了多家游戏媒体的报道,包括《Kotaku》《TheGamer》《GameRant》等专业媒体,以及Steam和Reddit平台上的玩家评论。
这些报道和评论均指出两款游戏间的明显相似性,并预测“索尼很可能对此提起诉讼”。
索尼在诉讼文件中披露了一个关键细节:腾讯早在2023年就启动了《荒野起源》的开发工作。
2024年,腾讯在游戏开发者大会上主动接触索尼,表示希望取得《地平线》系列的授权许可,以开发“带有中国风的《地平线》版本”。
但遭到索尼明确拒绝。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1月,索尼PlayStation官号曾转发《荒野起源》宣传视频,目前已删除该条微博。
企查查APP显示,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已成功注册多枚“荒野起源”商标,国际分类涉及珠宝钟表、教育娱乐、设计研究等。
从最初的梦幻联动到对薄公堂,两家头部公司发生了什么?后续大概率会如何发展?
网易旗下《蛋仔派对》与腾讯2024年新游《元梦之星》的UGC地图抄袭争议,当下仍在审中。
为何在游戏领域总是存在抄袭行为?如何被避免?
在国内外游戏产业发展过程中,曾有哪些游戏版权及商标权侵权的故事,可以作为参考意义?
对此,华夏时报记者于玉金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为:
索尼想要在腾讯的“成名技”(山寨、南山必胜客)上进行挑战,结果大概率是没有结果。
哪怕远离南山区,索尼也赢不了“南山必胜客”。
昔日让腾讯一战成名而变“南山必胜客”的泡泡堂诉讼,为游戏行业形成了玩法借鉴不侵权的典范。
2006年,韩国NEXON公司发现腾讯旗下《QQ堂》游戏的玩法和建模与自家的《泡泡堂》十分相似,便把腾讯以盗版游戏的罪名告上了法庭。
然而,腾讯法务部反驳道,一款游戏的玩法是没有版权的。
法院最终判定,虽然《QQ堂》从游戏方式、界面布局等确实与《泡泡堂》类似,但并不是真的一样。
而最重要的代码方面,腾讯证实了自家《QQ堂》代码原创之后,遂获胜。
玩法借鉴不侵权,这个案例的胜诉,一度让中国游戏产业快速借鉴韩国游戏而壮大。
而近年来日本游戏厂商在玩法借鉴上多次实现诉讼成功来保护知识产权的情况,则又形成了玩法借鉴依然可能侵权得结果。
这让游戏版权的一些纠结,现在变成了罗生门。
不得不说,模式借鉴、玩法参考,一直以来是游戏厂商都只会口水仗却不真正诉诸法律的潜规则。
双方由于《地平线》代理开发的“错过”和腾讯的“山寨”而对薄公堂,确实有些过激。
或许这种情况就是”分手不快乐“,以及腾讯和任天堂的联动过重而迫使索尼想要敲打一番。
但此事后续基本上会成为一种走过场的诉讼而不了了之。
毕竟,游戏领域里,只要不涉及源代码,大体都只能算借鉴和致敬,即所谓”山寨“。
蛋仔与元梦关于UGC地图的争议,则是由于”用户创作“的监管难题而已。
由于两款游戏玩法高度相似,且偏重于UGC模式带来更多创意,出现”搬运“在所难免。
在游戏世界里,最终还是爆款为王,被诟病多时有抄袭塞尔达之名的《原神》,最终不也被任天堂给“认证”了嘛。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一笑。
作者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产业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