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既然有需求,就索性尝试用产品思维来总结下起名字的思路和方法,如果对你有启发就更好了。
起名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要说场景那就多了去了:
等等还有更多需要起名字的场景…
起名字,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好像简单到3-5个汉字就能搞定,但是因为中文语义博大精深,如果想要通过几个字来组合一个特别适合自己、贴切心意的名字,还是挺难的。
上次的文章,因为是随手总结的,所以内容比较简单,而且局限于互联网行业。这次的话,想通过分享跟粉丝同学的交流再次总结下:在工作或生活中,如何给你的“产品”起个不错的名字”。同时,这里的思路和方法会尽量兼顾多个行业和场景,希望对你有用。
最近一位产品新人同学在负责一条主业务下的分支业务线,需要给产品起个名字,于是跟我咨询:在公司给产品取名字一般是什么流程?
我们作为产品人,通常会负责一个产品线或者一个功能模块,甚至在给某个功能字段定义文案的时候,也会想:到底应该叫什么呢?
同时因为产品的名字会比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字段重要很多,直接影响产品的品牌宣传和影响力,也间接决定着这个产品的命运。
在公司给产品起名字的时候,一般会需要一个流程,来将自己的想法传达到老板那里,然后被采纳,当然这个流程也会根据公司组织架构和个人的话语权来决定决策路径的长短;
在这个流程中,我们一般需要明确背景-素材整理-筛选-提案-BOSS决策,此外,除了名字之外,还需要一些VI设计作为辅助,比如这个名字的logo、寓意以及放在展台荧幕上的视觉效果;
如果是为我们自己起名字,那流程和决策路径就比较短,会更多专注于素材整理-筛选决策。比如给自己的孩子、宠物起名字,或者给店面起名字,更多是直接收集关键字然后对比决策。
起名字,也是有方法或者思路的,只不过我们很多人在起名字时可能忽略了自己思考的过程,就会觉得没啥方法,全靠拍脑袋,觉得不错就定了的霸道总裁范;
其实,即使是拍脑袋,也是需要思路的。
接下来就结合上述流程来聊聊如何给产品起名字。
明确业务背景和产品定位:
也就是流程中的第一步,在做产品设计之前通常需要了解业务,起名字也不例外,需要先明确自己的业务背景。
如果是给新产品命名,那就要知道这个产品的定位和目标用户画像,了解这个产品是做什么的,能帮助用户解决什么问题?用户画像的表现中,目标受众是倾向于什么样的认知?
比如这位产品新人同学的诉求是为自己负责的产品线起名字,产品定位是帮助刚毕业的同学快速找到匹配的工作机会。根据这个业务背景和产品定位,就可以快速提炼出产品业务关键词:求职、刚毕业、快速匹配;
明确关键词后,可以先想想,刚毕业学生就业的痛点是什么?有什么好的名字可以一听上去就好像能解决他们的问题?
所以,先了解目标用户,通过了解目标受众的认知,掌握他们对什么比较熟悉或者易于理解,起的名字能让他们理解和联想最好;
根据关键词做素材整理:
这里的素材整理,像极了我们常做的竞品分析。
根据关键词去搜索整理一些同行业、同类产品的名字,去梳理这些名字背后的意义。参考同业内Top竞对的风格,分析下他们的用户画像跟我们的有啥区别,我们能否借鉴思路或巧借东风;
通常市场主流的或者上市的产品名字,一般都经历过市场验证,已经建立了用户认知和习惯的,如果能参考并且针对自己的定位做一些差异化,巧妙的建立联系也是不错的方法;
比如在求职市场上已经上市的有BOSS直聘,主要是想体现沟通平等、直面伯乐的心思,间接的表达出在这个平台上找工作会很快;
那么根据这位产品同学的业务理解,可以建议:也在自己的名字中加上“直聘”等关键词,既突出产品定位,又巧借东风。
同理,如果你是做汽车美容或者儿童服装生意,再给自己品牌起名时,也可以参考同行业内知名的品牌名字,根据理解他们名字背后的意义,加入我们自己的想法或者偏好,来设计我们自己的名字。
想起之前在给我还未出生的、不清楚是男孩还是女孩的孩子想名字时,也是动员了家人想了好多个名字,但自己也明白,最后在出生证明上只允许写一个。
而且在中国也特别讲究命格、运气等说法,生怕自己文采不够、细心不足而耽误了未来的人中龙凤。
可能此时你已经为自己的产品脑暴了十好几个名字,每一个都觉得特别好,但是在实际向上反馈时,给领导太多方案选择是不妥的,甚至领导会认为你没有自己的主见和思考,所以就应该从整理好的素材中筛选出3-5个不错的名字来进行向上沟通。
任何选择都代表着会有牺牲,可能你选择的就是最好的,也可能会差强人意,但是选择最终还是需要面对的。哪怕是拍脑袋,也需要有依据的。
产品需求的优先级决策中,有个KANO 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可以将需求归类从而整理出优先级。在名字筛选时,如果有精力,那么不妨也参考下这个思路。
把整理好的名字素材,按照业务匹配度、品牌辨识度两个维度来进行自定义分类,如果业务匹配度越高,品牌辨识度越高,再加上其他的辅助因素,如目标用户易理解,老板觉得还不错等,那它就是最合适的名字,以此类推。
好名字没有绝对的定义,只能说相对来讲还不错。一旦产品和名字面向市场,每个人对产品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是很难统一所有人的认知。
我相信,“微信”这个产品名字,一定会也有人觉得不够完美,甚至觉得还可以叫“腾信”;
所以,如果你的产品名字业务匹配度高,能让人很快知道是做哪个行业,提供什么解决方案的;同时,品牌辨识度高,能快速与竞品区分开,而且还好听又好记,那么这个名字一定是一个不错的名字。
关于好名字的特点,我之前的文章也有总结,大概率需要符合几点:
上一篇:聊聊注意力和创作者经济
下一篇:20210706MoRj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