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能改善产品体验,增加用户好感度。还能体现产品的人性关怀,拉进与用户间的距离。
那如何做好用户关怀设计呢??作者大致整理几个比较通用的切入点,看看其中有没有适用在自家App上的。
包括:
时间上
使用行为上
用户隐私上
生命安全上
这个时间包含2个纬度描述:系统时间和使用时长。
系统时间:当前是几点几分
使用时长:用户在APP上操作了多久
在【早晨/中午/晚上等】时间点里挖掘出对用户的关怀空间。
如晚上:夜晚时周围的光线会变得幽暗,对于那些没有开启【自动切换夜间模式】的用户来说,可提醒它们降低亮度以便保护视力。
如有道精品课的护眼提示:
再如深夜:23点以后本身是一个休息时间,但还是有不少用户“将玩手机进行到底”。这对身体的伤害不言而喻,因此这也是一个关怀点。
就像企业微信的启动页和YouTube的首页提示:
当用户在App上的使用时长达到某个阈值时,可针对性进行提示用户适当休息、劳逸结合。
如有道精品课,在用户观看课程满40分钟就有个时长提醒。
检测出当前用户的使用行为是否对用户体验、身体等方面有一定的损害,从而进行关怀提示。
如腾讯视频的护眼模式:
当屏幕检测到与用户眼睛距离小于40cm时,屏幕会自动变模糊并出现【靠太近我就会变模糊请远点看】的提示。
只有当远离屏幕至护眼安全距离以外,视频的观看效果才会恢复正常。
再如有道精品的使用姿势:
若当前手机长期处于横屏状态+某重力点倾向时,系统会进行使用姿势的纠正提醒,防止用户长时间躺着看视频。
还有网易云音乐在音量上的听力关怀:
盘点出当前页面、链路中是否会影响用户隐私,并想办法提前解决,引导用户顺畅地执行某操作。
如贝壳的注册引导文案:
为避免用户因担心手机号码暴露收到骚扰,直接写上‘注册手机号码是不会透露给经纪人’的。
虽然不知道真实情况是否这样,但这种关怀设计对引导注册还是有促进作用的。
再如阿里系的蚂蚁财富和支付宝,当用户触发多窗口时,系统会自动模糊掉窗口内容,避免一些隐私内容被他人看到。
还有一些医院的患者隐私保护提示,防止患者病情被他人获知,造成患者生活或心理上的困扰。
这算是极端情况,主要是对生命、人身安全方面等关怀,以此传达对用户的重视程度。
如滴滴的原地停留提醒:
当一个人打车时(特别是女生、老年人),总会缺少一些安全感。当车辆停留在原地N分钟后,手机上会立即预警提醒,并提示用户进行相关的操作。
还有豆瓣对已故用户的悼念:
对于平台上确认已故的用户,系统会让前来访问的用户表达自己的悼念之情:点击【悼念】按钮,就会在已故用户头像旁边放一束山茶花。
还有各大APP上的【自杀】处理:
下一篇:20210715aL8U6a